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k8凯发(国际)天生赢家·一触即发|法史研究反思视角下的民法典编纂

发布时间:2025-02-21 17:47:09    次浏览

法制网讯记者李松近日,民法典编纂与法史研究反思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律文化研究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弘道书院、曾宪义法学教育与法律文化基金会联合举办,来自京内外民法学界、法律史学界近二十名专家学者与会并展开研讨。当日上午的研讨围绕“构建与展望”分论题展开,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弘道书院院长姚中秋担任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秘书长王轶在会上第一个发言,发言题目是“民法典编纂应坚持的几项论证规则”。王轶将民法典编撰过程中存在争议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类型化划分:第一种类型是围绕民法价值判断所产生的争论;第二种类型是围绕中国未来民法典是民商合一还是民商分立这一立法技术安排所展开的争论;第三种类型是围绕民法问题的解释选择所产生的争论;第四种类型是围绕民法中间的实施判断问题所产生的争论。王轶认为,如果对这四类问题的讨论规则做一个梳理,其实跟法史的研究结论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法史可以告诉我们究竟什么是中国既有的法律传统,究竟什么是大多数中国人所分享的价值取向和前见,什么是大多数中国人所分享的共识。而这些将对我们做出什么样的规则选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历史当中。下午的研讨围绕“回顾与反思”这一分论题展开,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会副会长马小红担任主持。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邓建鹏教授首先以“从法史研究角度讨论民法”为题进行发言。他简要回顾并反思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事法律制度,并对民法典编纂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一是要重视对民法制度的研究;二是要具有切实的中国情怀;三是必须回应中国的现实问题。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理学研究室主任胡水君以“作为形式的法律:法典与格律”为题作了发言。他认为,就形式而言,法律或法典与格律特别相似,格律造就了诗歌文明,法律或法典则造就了现代政治文明。他还围绕此次民法典制定的现实背景、法典制定的学理基础、法典制定的基本原则、法典制定的传统衔接等问题逐一进行了分析。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顾文斌副教授以“从法史角度看民法典编纂”为题探讨了法史研究在民法典编纂中的作用和意义,并结合民法典专家意见稿的一些条文谈了自己的看法。北京市法学会中国法律文化研究会联络部主任罗正群以及来自北京邮电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南昌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也一同参加了此次研讨会。